南京市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坚持以保护农民利益为出发点,将基地种植面积从300亩发展到2000多亩,不断开展蔬菜种植技术创新,已有16名大学生在基地就业创业,他们在合作社现有的产业平台上,依靠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刻苦钻研,开拓创新,为农业产业发展贡献着力量。
□陈雪琼 孙超超
“走出去”分散种菜到“返乡”合作发展
20多年前,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2000多农户潮水般涌入苏、锡、常等城市郊区包地种菜卖菜,其中,在相对集中的无锡郊区就有上千名“菜农大军”安营扎寨。当年,在乡办厂跑供销的共产党员路晓华,在一次去无锡出差,与和凤菜农的交往中了解到这批率先走出去的菜农,身在异乡,不仅要起早贪黑种菜和卖菜,而且常常为菜地纠纷,以及遭遇假种子、假农药坑害等问题而发愁。看到外出种菜农民的难处和服务城市“菜篮子”的商机后,他回到家乡几经考虑向厂方提出辞职,带着妻子进入无锡,一边承包菜地种菜,一边从事农药、化肥、菜种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为家乡菜农提供服务。不久,和凤镇党委根据该镇上千农民、数十名党员在无锡种菜的情况,决定组建“和凤镇驻无锡菜农服务部党支部”,并委任路晓华担任菜农服务部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这成为当时第一家驻外党支部。从此,路晓华不但为无锡种菜的家乡菜农服务,为他们提供优质蔬菜种子、农药、化肥等,还承担起了协调和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重担,成了外出菜农的“娘家人”。有路晓华当“娘家人”,和凤驻无锡菜农抱团种植的千亩大棚蔬菜,破例成为无锡市菜篮子工程“定供菜”。在路晓华的带领和帮助下,在无锡种菜的和凤菜农收入稳步增加,每年带回家乡的现金收入近亿元,户均10万元,外出菜农户率先成了“小康示范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路晓华和外出的菜农们,不仅掌握了蔬菜生产的技术,有了稳定的蔬菜销售门路,而且积累了一定的资金资本。与此同时,路晓华在与家乡领导的工作交往中得知,和凤镇已定为南京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这让他意识到家乡现代农业发展的“春天”来到了,加上内心的乡土情怀,他萌生了返回家乡创业的想法。飞出去的“燕子”又飞回来了!2009年4月9日,他带领和凤镇在无锡种菜卖菜的13户菜农,返回和凤老家在黑土地上开始了蔬菜种植创业之路,成立了南京市溧水区华成蔬菜专业合作社。
规范化、标准化、产业化创新发展
多年以来,合作社坚持成员之间地位平等的原则,引导成员高效沟通协作,实现民主决策、合作共赢。合作社设置了成员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下设理事会和监事会,并产生理事长和监事长,分别成立管理办公室、生产部、营销管理部、财务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合作社内常规事项,由理事长进行统一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开会协商,明确重大事项实行目的和可行性,最终通过举手表决,当有重大事项决定时,合作社会牵头召开成员大会,邀请每个成员参加,最终以投票的方式确定决策的产生;定期召开理事会和监事会,了解各部门、各成员的运行发展情况和需求,最终由各成员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联合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各成员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合作社已建成蔬菜产业基地2008亩,基地内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目前,基地已建成蔬菜规模化种植连栋大棚3万平方米,工厂化育苗中心玻璃温室3600平方米,农业产学研示范和展示中心2300平方米,蔬菜保鲜库房1000立方米,蔬菜配送和加工车间1000平方米,办公区3200平方米,农民培训教室85平方米,电教室168平方米,会议室2间,休闲垂钓鱼塘50亩,农家乐餐饮区300平方米及其他配套设施。
近年来,合作社不断进行基地主干道及周边道路亮化、绿化,改善基地整体环境面貌。合作社发展也从传统的蔬菜种植、销售,逐渐拓展到种苗生产繁育、蔬菜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科技培训等服务行业,进一步解放农民双手,实行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并带领农民建设创意农园、家庭农场,用于休闲采摘、农事体验,逐步实现从一产到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非常注重优质农产品品牌打造,合作社的主体品牌“路成”芹菜已被评为南京市名牌产品,其商标也被评为南京市著名商标,并获得了南方野生水芹菜的大棚种植方法的发明专利。合作社严格按照绿色蔬菜生产标准进行田间生产,对农户生产的蔬菜产品实行统一检测,统一贴标,统一品牌销售。
坚守服务成员初心
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路晓华带领合作社16名大学生团队,以农民利益为核心,立足蔬菜生产,带领农民不断探索农业发展的方向,实践促进增收致富的方法。通过打造蔬菜全产业发展链条,合作社从种苗到培育、田间生产到产品加工及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并通过成立蔬菜产业联合体的方式,最大化整合农业生产经营的各项资源,将广大农户联合在一起,形成区域蔬菜产业发展的共同体。
为促进合作社发展,保护农民利益,从2010年开始,合作社把土地股份的理念融入专业合作社,农户参加合作社后,将家庭承包经营的土地折价入股合作社作为成员出资。农户每年可以获得1200元/亩的年度股金分红,而周边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土地流转租金一般为700元/亩。同时,入社农户可以优先到合作社就近务工,获得2万至3万元的工资性收入。农户以土地折价入股合作社后,合作社也得到健康发展,合作社与入社农户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合作社每年通过订单生产方式收购周边农户蔬菜价值6000多万元,累计收购成员蔬菜种植面积3000余亩,蔬菜收购量达2万多吨,合作社年销售收入已破亿元;同时,合作社每年通过土地股份分红、工资性收入、二次分红、销售奖励补贴、物化补贴等方式,为农户生产生活提供经济来源,年盈余分配资金550多万元,带动周边2000余户农民家庭增收致富,也成为带动本地农业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合作经济组织。
2013年,合作社筹建华成商城,开拓合作社电子商务发展新渠道,通过电商平台整合周边优质的农产品,帮助周边农户提高产品价值,增加产品收益;同时商城配合会员体验种植、采摘等田间劳作等方式,也成为合作社发展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农业三产的重要窗口。为了更好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8年,路晓华牵头成立了南京市首家蔬菜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带动溧水范围内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5300余亩的蔬菜种植面积进行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销售,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合作社通过产业化联合体,合理配置农业资源,带动本地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近2000万元。另外,合作社通过实行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有效带动周边2000余名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年增收4万元以上,并且为更多的农业技术人才和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