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言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倒逼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
  □汤敏

  乡村振兴在短期内会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但乡村振兴蓬勃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社会对乡村生产的优质农副产品、低密度生态化的生活方式需求量的增加没有变,各个行业加快乡村市场布局没有变。

  甚至在疫情期间,加强乡村自身治理结构的优化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来匹配疫情后乡村振兴产业模式、医疗卫生服务、文化旅游的升级,乡村振兴新动能就被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局面会大大好于疫情前。从这个角度来看,疫情对乡村振兴的利好是大于损害的,疫情不是刹车,而是换挡、换轨,换到更快速的轨道上。

  短期内政府在乡村的投入会因疫情出现下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乡村产业培育政策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农家乐、民宿等线下消费场景短期内也会受到大面积的下滑,不排除疫情结束后城市近郊消费业态的报复性增长。

  但疫情期间一些和乡村相关的新的业态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比如由于出不了门,小区业主团购农产品;以前大力推广而收效不明显的互联网教育,疫情期间乡村的孩子同样上起网课,享受和城市孩子同样的教学内容;比如互联网医疗,一大批互联网医疗平台开通了网上义诊,因疫情不能出门看病,也不敢去医院看病,被动使用了互联网医院和网络医生,一些村民惊喜地发现原来这么好用,大大地解决了村级卫生站的尴尬;当然还有农产品电商平台,他们有效地解决了很多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新的方式体现出了活力,所以乡村产业不是停滞和倒退了,而是换了模式和轨道。(摘编自“新三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调查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走村镇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动态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政策
   第B08版:农技
加快构建农村土地使用制度的基本框架
乡村振兴不能一味强调发展乡村旅游业
保护好村落乡村文化才能传承
疫情倒逼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
东方城乡报言论A03疫情倒逼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升级 2020-03-17 2 2020年03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