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怡彬
一幢仿西式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门口竖立着至今仍在使用的清代铜制铸龙邮筒,120岁的朱家角“大清邮局”,坐落于朱家角古镇西湖街35号,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清朝邮局遗址。
红砖黛瓦,百年邮局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被打造成一个集书信、文创、阅读、咖啡等的多元空间,在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也赋予了大清邮局更多拥抱现代的延伸触角。基于此,这里也经常会开展一些与文化、民俗相关的艺术展。
日前,一场名为“布能说的秘密”江南老布艺术展开幕式就在这里正式开展。
土布的纹理就是中国文化礼仪的拼图,“井”字纹,寓意生活“井井有条”,像芦席纹路一样的“芦菲花”,还有“条纹布”“格子布”“十字布”……“布能说的秘密”展出了从朱家角、崇明等上海郊区及周边农村收集而来的压箱底绝版老布。
本次展览收集到很多70年代江南女孩的老照片。受到当时摄影技术的局限,黑白照没有拍出老布大胆绚烂的花色,还有她们的爱美小心思,但穿上印花老布做的衣服,从纯真的笑容就可以看出心里有多美。“江南女孩亲手创造美的故事,和守护文化之美的百年大清邮局是绝妙的组合。我们想让更多人来感受非遗土布之美,期待每个人都能唤醒内心深藏的美好。”朱家角大清邮局运营总监周巧丽动情地讲述了展览缘起。
现场,活动主角——“95后”的老布创新手作人岳文敏,和到场的朋友们分享了她的“老布奇缘”。2年前岳文敏因机缘巧合接触老布,便一头扎进了老布手作的世界,静心又耐心的她由此打开了通往老布的世界。笔记本封套、女士手拎包、化妆镜……在她的手下,老布仿佛焕发新生,江南手织布全凭人手织造,递迭木梭,一梭一织间,棉线成股,每一股都蕴含手艺人的温度。
质感的老布、精细的手作,在诉说中传递温情,台上台下热烈互动,在思维火花中寻觅到老中青三代人关于“美”的共识。此次活动结合朱家角大清邮局推出的系列传统文化知识科普活动——角里讲堂,在大清邮局这幢拥有百年历史的古老建筑中,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在此碰撞交融,传承着历史,也书写着现代国潮文化的活力。
据了解,以守护传统书信文化为原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角里讲堂致力于发现并联结能传承角里文化的年轻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并成为年轻艺术家的孵化器和筑梦平台,支持艺术创作,让更多人了解他们,本次展览也是角里讲堂年轻艺术家扶持计划的开端。
本次展览将持续到明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