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在2022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名单中,有一个特殊的“最美退役军人”集体——居村“兵支书”群体。曾在泥城镇中泐村任职的陆雨芨,是这个群体中的“浦东代表”之一。
陆雨芨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四代人都是革命军人;脱下军装,扎根基层,他始终不忘为人民服务的初心;防汛抗台,他深夜带领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帮助村民抗灾;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更是冲锋在前、连续作战,彰显了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陆雨芨的曾祖父是革命烈士,1947年11月在解放战争中光荣牺牲。他的爷爷和父亲也先后当了兵,赓续传承红色精神。就是在红色家庭的影响下,大学毕业之际,他毅然决然地走进了部队这所大熔炉,锻炼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
2015年的秋天,退役后的他来到浦东新区惠南镇“6·10”办公室工作。经过部队多年的熏陶,使他在面对新变化新挑战时,得以行稳致远、进而有为,在此工作期间他多次成功制止恶性事件的发生,得到了单位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2021年3月,退役6年的陆雨芨被派往泥城镇中泐村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在乡村沃野上大展宏图。到村后,他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以贯之地为民办实事、纾民困、解民忧。
中泐村距离海岸线不到10公里,每年汛期易受台风影响。一天夜里,强台风来袭,村里发生围墙倒塌导致道路受阻、村民屋顶被掀等受灾事件,他带领应急小分队赶赴现场,清除墙体、树枝,迅速恢复了道路安全畅通,还把一直挂念在心的几位独居老人及时安置到了村委会。村里3组有一位82岁孤老张阿婆的屋顶突然被大风吹掉,他和同事打着手电照明来到张阿婆家中,搀扶着阿婆转移;转移途中,他被狂风席卷的杂物砸到头部,血流不止,同事要他赶紧去休息治疗,他却说:蹭破点皮,没事。坚持将阿婆转移安置到了村委会。抗台工作持续了三天,陆雨芨通宵达旦,保障全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台风过后,他和同事上门慰问受灾村民,帮助修房子,了解到村里还有6位空巢老人,他和党员志愿者定期到空巢老人家中,帮助收拾屋子、打扫卫生、替老人理发。渐渐的,一开始把他当作“城里来的白面书生、只会说不会做”的那些村民,认同了陆雨芨。“有急事,找雨芨”也成了不少村民的口头禅。
去年初的抗疫期间,他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在泥城镇碧桂园担任点位长,率领志愿者突击队伍开展防疫工作。他负责小区门口统筹协调、人员调配、后勤保障和防控政策解释工作。他和志愿者们变成了“快递员”“外卖员”“送菜员”,搭起一条十米的物资转运通道,不分昼夜,穿梭其中,尽管密封的防护服里已经大汗淋漓,衣物上泛起了白色的盐花,但他仍然干劲十足、热情高涨,不折不扣地完成输送的任务,将米面粮油、瓜果蔬菜等各类物资及时送至居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