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局局长赵阳研究员指出,中国的小农经济有上千年历史,它曾经创造了农业文明的辉煌历史,这是大家公认的。
中国供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办公室主任陈静波认为,小农生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几千年中国农耕文明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从历史来看,不仅是中国人的一种生产生活方式,还孕育出了浓厚的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是农业文明的一种独特印记和文化图腾,在传承传统文化、保持民族特色、建设生态文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农生产与适度规模经营兼容并存,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长期特点。”陈静波说,小农生产是符合国情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2亿多农户,人均土地面积一亩三分,户均不过10亩;我国地形复杂,山地和丘陵占国土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仅占12%,各地资源禀赋不均衡,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差异大,有的地区以平原为主,适合规模经营,有的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块较为零散,只能搞家庭经营分散生产。
同时,小农生产还是现代农业的有效补充,是实现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的重要保障。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比,小农生产劳动方式灵活,能够适应不同生产力水平,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农生产既能满足农民自身的口粮需要,又能为粮食流通和粮食商品化提供稳定来源;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冲击下,小农生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生存保障,为我国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的回旋余地。
陈静波认为,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但是,小农生产尚存在生产规模小、要素集聚能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缺少技能等不足,而我国促进小农生产的生产体系尚不完善,服务体系相对欠缺,支撑力量不够强大。因此,要加大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完善支持小农生产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加速引导小农生产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要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促进小农生产发展的服务体系。
“成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我国小农户生产非常重要,它架起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桥梁。”赵阳说。
在这方面,供销合作社的经验值得借鉴。陈静波介绍,供销合作社发挥比较优势,在为小农提供社会化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他们加快发展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为小农生产搭建综合平台。发展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合作,是把小农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有效途径。
其次,他们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打造供销e家电商平台和县域流通体系,聚焦核心业务,推动农产品上行,重点发展农产品B2B业务,探索利用供销社系统内的丰富仓储物流资源打造智慧物流,构建农产品加工分捡物流集配等流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