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科比智能农场面积达2800公顷,主要养殖牛、羊,并种植各种谷物。农场经营者通过安装数百个传感装置,可有效监测土壤肥力、空气温度、饲料分配、畜牧生产、牲畜健康等。这些数据被整合传送至“智能农场信息平台”,每5分钟即可绘出一张实况数字地图。农场还安装了大量感应摄像头,以便观察机械故障、农场安全状况等。
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葡萄酒重要产区维多利亚州的休米斯智慧葡萄园,物联网系统可有效监测土壤水分、温度、气象因子、空气环境等,对葡萄的浇灌、喷雾、防病虫害等进行智能控制。
澳大利亚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还广泛使用无人机和机器人等。无人机通过全球定位和遥感技术,针对不同地形、土质、植株高效开展植保、施肥、测量等农业活动。如昆士兰州是澳大利亚主要红薯产区,该州许多大中型农场都铺设了滴灌带,并采用无人机喷洒农药等方式实现了高效作业。
近年来,澳大利亚还不断创新农业技术。如建立可节省城市空间的垂直农场、可有效减少温室大棚内能量消耗的智能温室,以及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为一体的全球数字农场等,推动智慧农业加快发展。
“技术创新是农业的未来,发展智慧农业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率,对农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悉尼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教授萨拉赫·苏卡里说。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