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英
那天,儿媳妇带回来一堆“大蒜头”,笑嘻嘻地说:妈咪哎,麻烦您了,我们要出差好几天,您帮我们养养,养到春节就可以开花了。儿媳妇拜托的总要做好,更何况孙子在一边撬边:奶奶养肯定好!
我上网问了度娘,把“大蒜头”分成两份,装进了两只盘子,让两盘“大蒜头”安了家,隔一天两天就给它们换一次水。
二十多天过去了,媳妇也没有拿它们回去。我不提醒,反正每天去阳台看看,给它们换换水,我把它们当成了日常的一部分,心里只盼着能开花。
“大蒜头”长出了许多绿芽,绿芽长粗长高了,长出花茎了,茎上又长出细长的叶子了。我估计要开花了。
有时候人算不如天算。连着几天阴雨后,气温降到零下六七度,阳台上的玻璃窗结了霜花。去看水仙,它们耷拉着头,叶子也软绵绵的。唉!我心慌了,埋怨自己粗心,应该搬进室内的呀,是不是冻死了?低头仔细看盘子里,还好,叶子和人一样,冷了就缩起了头,但根须还是白白的、嫩嫩的,我松了口气,脱口一句赞美:水仙的根真坚强、不怕冷。
可是,春节节假时期,水仙没有开花,花苞都没长一个,我不免失望,媳妇安慰我:妈妈,不急的,总有一天会开花的。
我也不舍得、更不甘心放弃,继续去看、去浇水,还总结了经验,根据阳台上的光照时间挪移花盆:早上靠西墙,阳光一出来就能照到;下午移到东墙,西斜的太阳,又正好把光聚焦在花盆里,让花盆有更多的阳光照耀时间。十天后,我看见花茎一根根直竖着长高、长到一二十厘米了,又过两天,花苞也一个个长出来了,一天中午一看,嗨!水仙开花了!
水仙花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叶子先竖直后微斜,花茎直立,洁白的花瓣簇拥着鹅黄的花蕊,花朵儿一朵高过一朵,一朵比一朵水灵,一朵比一朵亮眼。那天的阳光也特别暖,我把窗子轻轻推开,一阵暖风停在水仙花盆上,一根根花茎、一朵朵花儿随着暖风轻轻摇曳,如仙女舞着长袖起舞,清清幽幽的花香,扑进我鼻子,我感觉自己的身体也有点儿轻飘飘了。水仙花,不知道是谁给她命名的,这名字,真贴切,真好。
儿媳妇一进门就得知水仙花开的喜讯,笑中带着俏皮:妈咪哎,我就说水仙花好看吧,嘻嘻。孙子拍手,也说水仙花真好看,奶奶真会养花。我开始谦虚,说经验不够,花开得晚了,都过完元宵节了。儿媳妇却说:妈,不晚的,什么时候开,都是不晚的。
我想想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