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阡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召平:为村民谋“福” 享通行便利

  □施国标

  6月底的一个晚上,浦东新区书院镇棉场村的退休教师朱召平通过微信向群内的好友们通报了一个好消息:“为方便村民的公交出行,他向有关部门申请的公交时刻变更表获批,于7月5日起按新时刻表运行……”一时群内“点赞”符号连成一大串。朱召平觉得自己费点心思,为村里公益事业的付出很值得。

  棉场村距书院镇区约3公里,在“公交村村通”的规划中,为棉场村配了一辆社区巴士,但该巴士的运行及间隔时间与村民的出行需求很难匹配。朱召平得知此事后,便提笔向相关部门诉求协调公交的运行时间,使棉场村民能有足够的时间去镇上购物、就医、办事及参加镇社区中心的各项活动。而早在5年前,朱召平同样曾提出过类似的诉求,让公交线路在书院卫生服务中心设站载客,解决了当地百姓的一桩心头事。

  朱召平今年79岁,原是新港中学的一位教师,2005年退休。但朱老师是位闲不住的人,心里装的总是别人的事,看到村民或上了些年纪的老年人有什么困难,他就是坐不住,总要千方百计地去解决了才得以安心。有人戏说朱老师是位“多管闲事”的人,退休工资这么高,真不会享清福。而朱老师却回答说:“清福,谁不会享?而我要享的是一份为民服务、做点好事的大福。”

  2018年,朱召平在村里发现镇里的一份《今日书院》月报被搁置在一边,没人发放出去,朱老师认为这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于是朱老师主动请缨,充当了这份报纸的义务投递员,还设计了多个投递点的线路图,确保正确无误地准时送达,他骑一辆电瓶车每次要跑上十多公里路,从不叫苦叫累。他还把报纸送到银行、医院等人流较多的集中点,借办事等候的时间,让客户看看镇里的报纸……眼下,朱老师还是一位镇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党校讲师,根据安排年年下村居上党课,他还是村里的一位“老年门球运动员”,每天坚持运动锻炼,他要练就一副好身材继续为社会服务,为公益事业服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版
   第04版:专版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宠物
爱,在乡村田野间薪火相传
朱召平:为村民谋“福” 享通行便利
东方城乡报阡陌05朱召平:为村民谋“福” 享通行便利 2023-07-14 2 2023年07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