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各方关于宅基和农村村民行为管理、宅基地和房屋确权登记、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安居乐业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农房是农村村民的重要财产,承载着广大农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加强本市宅基地和农民建房行为管理,引导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合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对于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打造上海现代化大都市的亮点和美丽上海底色,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实现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天平村通过“天舒苑人才公寓”建设,规范农房出租管理,人才公寓采取封闭式管理,社区配套配置齐全,由专门物业与村委会合作管理,物业费由村里支付,租客由物业管理。对村民而言,不仅仅改造了居住环境,租出去的房屋,用他们的话讲“不用费心,只管收钱就好”。对租户而言,小区环境优美、整洁舒适、厨卫独立,租客直接拎包入住,用他们的话来讲“一个月租金不过800元,到单位距离近,超值”。
天舒苑联排别墅内合理分隔出独立套间,每套二三十平,可双人也可单独租住,家具、家电、网络、独立厨卫一应俱全。按目前中申生产队天舒苑人才公寓情况分析,村民除自住以外,配套宿舍涉及23户村民家庭,总计118间房屋,总面积2360平米。按拎包入住的标准,租赁费用40元/平米/月。平均每户每年的收入增加5万元。同时,天平村成立了全域化管理办公室,人才公寓的标准化服务管理,与村民自治相互结合,当地派出所民警、外口协管员、由村民担任的护村队员和居住在本村的外来人员代表都在其中,让外来人员长期参与本村事务,内容有很多。除了规范房屋租赁,还有垃圾分类监督,环境卫生保护,村域范围安全巡查以及参与调解邻里矛盾等,充分发挥了外来人员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真正让村民实惠,让人才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