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浦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东开发开放纪行(九十八)
浦东合庆小营房村变迁故事

  □通讯员 汪正刚

  浦东新区合庆镇蔡路社区营房村,位于浦东新区华夏东路北侧、东川公路两侧。北侧的东川公路以东地区有川杨河路横贯于营房村,川杨河横贯于整个村北部。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营房村地区均是远近闻名。同时,小营房村还流传着不少的故事。

  小营房的由来

  营房村名来自于清代的小营房地名。小营房地区成陆于元末明初,明洪武元年(1368年),下沙设都转运盐使司,统领一团(大团)至九团地区,其中八团及九团小部分在现合庆镇境内,而小营房在九团地区(即现合庆镇蔡路社区的南部)。明代的小营房只是一个小小的村落。而在营房村钦公塘东侧400米处(现华夏路北侧称东川公路,华夏路以南称川南奉公路)有地名叫川沙洼,这就是历史上川沙抚民厅(明嘉庆十年,即1805年设)、川沙县的由来。川沙洼水深达3丈余,南北共分两段,外有十里沙滩。清咸丰六年(1856年)在现营房村南的勤俭村(现华夏路南,当时称九团头甲),建灯塔一座,为航海标志。

  自明代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起,常有倭寇侵犯川沙、南汇等地,倭寇侵犯登陆之地一般都在川沙洼。明嘉靖三十二年(1554年)五月,兵备任环统民兵及少林寺僧80人来川沙,击寇于八团(今蔡路、合庆一带),任环不断进击,冦首萧显退居史家浜。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冬天,上海知县颜洪范筑外捍海塘,塘长9250.5丈,第二年春竣工(这就是后钦公塘的原址),不料,在相隔7年以后的七月十八日,海潮暴溢,昼夜大雨,平地水深3尺,自一团至九团漂没庐舍千间,居民万余,此外捍海塘被毁。直到清雍正十一年(1732年),由南汇知县钦琏重筑外捍海塘,因钦琏亲自上塘挖土搬泥,人们才叫此塘为钦公塘。

  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在现营房村老街东南侧建了营房,常有50名左右的守军与百姓联合设防,由于兵营较小,故称小营房。由于小营房南可到祝桥、南汇,北可去合庆,扼川中之要冲,故小营房地名一直流传到现在。

  民国末年的小营房战役

  小营房自清末民初有过一段相对繁荣的景象。由于在钦公塘东有一个船码头,塘外渔民也喜欢到小营房来出售海鲜品,然后换点油盐酱醋糖茶回家。当时小营房老街的东端就在现东川公路的非机动车道下。小营房除了设有油坊、糖坊、染坊,其他如茶馆、杂货店等一应俱全。当然中间隔着一条钦公塘,小镇就分为东西两段。

  小营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民国二十年代,特别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小营房地区就有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驻扎。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使小营房集镇一度衰落。

  1949年5月初,小营房临解放前,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轰炸,炸毁民房三十多间,整个集镇只剩下一间楼房,死伤村民20余人。镇西市梢有位中医叫杨子云,他的儿科医术高明,方圆十公里内外享有盛名,连一些上海人也特地请了船只抱着小孩来治病,而他对穷苦农民则少收费或不收费。在这次轰炸中,他家的绞圈房子也难免其祸,事后,书画尽佳的杨子云用自己手中的笔画下了他就诊的厅房,以便后人永远铭记这段历史。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在解放川沙的进军中,遭到盘踞在这里的国民党匪军的地堡工事的袭击,僵持达两昼夜。这明碉暗堡就在今华夏路北侧、东川路西侧。其中先后有两名解放军战士,用手臂挟着火药包匍匐前进去炸碉堡,被敌人机枪扫射而英勇牺牲。到5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终于在小营房以东和白龙港附近海滨歼敌8000余人,国民党五十一军和暂编8师被全歼。俘虏少将军长王秉钺,参谋长白向建。合庆蔡路宣告解放。

  这时顺便提一下营房村第三村民小组有位革命烈士叫杨培生,是浦东祥生铁店第一批共产党员。是浦东工人第一次罢工的领导人之一,后来参加过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胜利后,杨培生成为上海金属工会主任、上海市总工会副主任。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接替汪寿华任上海市总工会委员长,出席在武汉召开的中共“五大”。

  今日小营房

  新中国成立后,小营房改名为营房村。今日之营房村呈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赶去营房村第一村民小组的路上,有位年近九十的老伯就在华夏路路口告诉我们:“伲营房村解放前80%是低矮的破瓦房,极少有好一点的瓦房,其余20%都是草房,现在侬进去看看,寻勿着一家勿是楼房格,有个还是别墅呢。”

  来到这个被叫作“青宴宅”的宅子,第一排就是弹眼落睛的别墅房,高高的楼,不锈钢的围墙,带环缕空铁门,有气派。来到后面,看到一位阿姨正在自家的围墙外栽种果树,她家内园有着金色的文旦还高高地挂在树上,我问她为何不采摘下来吃掉,她说味道太苦了,可能跟南橘北枳是同一个道理吧,水土不服,但装扮庭院还是可以的。

  当我们来到村里,办公室并不气派,但是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医务室倒是不错,既宽大又整洁。村里的广场颇大,有露天舞台,既可以让文化团队上台演出,也能在夏季放几场露天电影,的确是不错的。门球场也按照标准建造,看来这门球还是浦东老年群体中,是一门普及的运动。东侧则是一个带有亭子的小花园,树木花草郁郁葱葱,是村民悠闲小憩的好去处。想不到这一些都是17个企业为营房村做的,村两委给他们做一块“功德榜”的铭牌,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

  营房村是一个具有红色基因的宝地,村党总支部不忘红色基因的传承,他们在华夏路营房村的入口处,他们制作了一片红色的框架和墙面,南侧是介绍小营房的由来,北侧则介绍了解放战争中小营房战役的经过。这是传承红色精神,将激励营房村村民为建设新农村的理念、信心。明天的营房村将更加灿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关注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浦东张江镇为老服务事业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浦东合庆小营房村变迁故事
春天的味道 浦东春菜抢“鲜”上市!
东方城乡报浦东A07浦东合庆小营房村变迁故事 2022-03-01 2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