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丽琴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就其目标要求来看,不仅包括产业发达、生活富裕,还包括生态良好、生态惠民、绿色富民。长三角各地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绿色发展“底线”,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探索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建设相得益彰的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更高质量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推进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是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推动长三角区域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现实需要,更是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助力全面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长三角各地区要建立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搭建区域共商共建共享平台,以一体化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破解发展难题、提高政策协同,全面构建起多层面、多维度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合作模式。
第一,加强政府导向,引导市场流向。依托“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加强各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间合作,建立和完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打破行政区域壁垒,加速资源要素按市场规律高效流动配置。探索建立各地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森林旅游经济协商制度,进一步加强组织一体化、制度一体化、利益共享一体化建设。
第二,建立合作机构,编制发展规划。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落实长三角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衔接和共同行动。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权威性合作机构,编制发展规划,规定合作目标和内容,提出合作对策和措施。通过完善协调机制、编制合作计划等,保证区域森林旅游资源的科学共享,形成比较完善的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分工体系,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
第三,破解发展难题,提高政策协同。实施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提升计划,出台政策措施,给予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经营者一定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吸引一批工商资本进入、推进返乡入乡创业。依法将符合条件的以康复医疗为主的森林康养服务纳入医保范畴,鼓励各类林业、健康、养老、中医药等产业基金进入森林康养产业,对符合政策规定的森林康养产业贷款项目纳入林业贷款贴息范围。
第四,整合城市资源,树立品牌形象。长三角地区有着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可以通过发展“森林旅游+运动、文化、医疗、食品”等业态,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森林文化旅游精品线路,满足社会公众体验式消费。加强各地森林节会、乡村民宿、林下经济产品等互动推广,联合打造展销平台,建设推广特色品牌,拓展市场营销渠道,进一步厚植长三角区域森林康养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