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新主体·借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记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羊”王辉荣
~~~——记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羊”王辉荣
~~~——记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羊”王辉荣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茶自己会说话 乡村振兴有盼头
——记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羊”王辉荣
  再过不久,福建安溪铁观音秋茶即将全面上市。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辉荣最近时常从安溪县城驱车1个多小时,回到家乡西坪镇盖竹村,手把手指导合作社社员搞好茶园管理,以期让德峰好茶在今年“抢茶大战”中脱颖而出。在他的带领下,以“打造共同体、合作制好茶”为初心的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走过10年岁月,不仅带动一方百姓脱贫致富,还成为实力强、有活力、能创新的先进标杆,于去年将“首届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字招牌搬回村里。

  打造不用放冰箱的铁观音

  出生于制茶世家的王辉荣,从小对安溪铁观音传统制茶技艺耳濡目染。接过父辈的衣钵,他几十年如一日躬耕茶园,倡导制作高品质传统铁观音。从2007年到2009年,王辉荣数次击败县内外制茶高手,捧走了金奖茶王的奖牌。

  2009年,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王辉荣当选“掌门人”。“原本十亩地至少有20户在种植、管理,现在十亩地就1户在经营;原本1户茶农有零散的十亩地,现在就由合作社统一分配给社员连片的十亩。”王辉荣主导通过集中丈量、统一分配,将茶园由零落四散变为连片集中,破除了原先几户人家共同拥有一片茶山的境况,减少了纷争,便于管理。在此基础上,王辉荣着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老茶园。这在村里是件新鲜事,虽然王辉荣跟社员们做了许多动员工作,还是迟迟不见大家动手。

  “改造老茶园的目的是解决茶树品种混杂问题,而不是要破坏老茶树。”王辉荣以身作则,先从自家的20多亩老茶园下手,改造给社员看。改造前,老茶园的茶一斤只能卖一二十元;改造后,仅是毛茶平均就能卖到200元一斤,最高甚至卖到了1000多元一斤。改造效果立竿见影,极大提高了社员的信心。

  “高品质自然有底气,好茶自己会说话。”王辉荣特别注重源头,不仅在茶园管理上要求全人工除草、翻土,在制茶环节也要求保持传统手工技艺,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复刻出老一辈人手中“不用放冰箱的铁观音”。这样的茶不仅常温即可长期保存,而且香气足、口感佳、很耐泡,赢得了不错的市场口碑,成为合作社的一大卖点。

  构建合作奔小康的共同体

  “想要成功带动别人,自己必须有核心技术。”王辉荣经常给社员们开“小灶”,向村民普及老手艺、新理念。乐于分享的他还加入了安溪农民讲师团,每逢茶季就奔赴感德、祥华、大坪等茶叶主产区,走到茶农中去,毫无保留地将茶园管理、营销推广等“致富经”传给乡亲们。

  十年间,“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全国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荣誉纷至沓来,合作社也在不断壮大。日子越过越红火,合作社并未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按照安溪县委、县政府倡导的庄园化、去冰箱化、地标化、标准化“四化”要求,德峰茶叶专业合作社在茶园里附加了旅游、餐饮、民宿等更为丰富的功能。如今,一个8700亩原生态的德峰茶庄园,成为合作社全新的符号。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在离乡进城的大潮中,王辉荣没有随波逐流,而是毅然选择了扎根农村。他将原本“打造共同体、合作制好茶”的宗旨再提升了一个档次——“打造共同体、合作奔小康”。这几年,他致力于引导社员们守护好茶庄园的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路通了,夜景亮了,天更蓝,水更清,城里的人都抢着来。”王辉荣说,有党的好政策、有别人搬不走的优势,乡村振兴越来越有盼头。

  陈林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特稿
   第A03版:特稿
   第A04版:特稿
   第A05版:特稿
   第A06版:特稿
   第A07版:特稿
   第A08版:特稿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热线
   第B03版:新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浦东
   第B08版:政策
国外实现乡村振兴的经验借鉴
异域传真
好茶自己会说话 乡村振兴有盼头
东方城乡报新主体·借鉴B06好茶自己会说话 乡村振兴有盼头 2019-10-08 2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