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农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容器栽种控地下水 辅设反光膜增光照
上海柑橘种植技术革新成果显现
  □记者 杨清悦 文/摄

  本报讯 秋末,橘子黄了。在有“柑橘之乡”之称的长兴岛上,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们正在一片与众不同的橘林里检验新的种植技术对柑橘品质的影响。这里是位于长兴岛郊野公园西面的前小桔创意农场,而眼前这片橘林则是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崇明柑橘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项”项目的实验基地。

  从外观上看,这片橘林的与众不同也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地面平整,柑橘树体直立

  且栽种在一个大大的容器内高出地面约50厘米,地上则铺着雪白色的反光膜。据悉,这里的每一处不同,实际上都是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针对上海种植柑橘的一些气候环境缺陷进行的有的放矢的技术革新。“我们这片橘林集成了根域限制栽培、季节性简易覆盖、直立主干型整枝、水肥一体化及透湿性反光膜底部覆盖等柑橘品质提升关键技术,针对目前本市地下水位高、积温不足等对柑橘种植的不利因素进行了新技术的尝试。”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果树研究室的王磊博士介绍。

  近年来,上海的柑橘种植面积由16.4万亩锐减至约6.5万亩。柑橘的销路不见涨,酸甜的口味也渐渐在上海市民心中失宠。为此,在市农委主导下,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汇聚沪上果树专家探寻柑橘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历时四年技术攻关,如今眼前这片橘园中的柑橘品质有了喜人的变化。

  “采用控根器式根域限植与季节性简易覆盖栽培,可以有效规避高地下水位,实现柑橘根域土壤含水量快速调控,并增加有效温度积累;通过透湿性反光膜底部覆盖,有效提升柑橘冠层微环境反射光强度5-10倍,实现‘宫川’柑橘果皮完熟期亮度提升幅度14%;采用直立主干型整枝方法,可有效改良柑橘树体构型,改善树冠层光照条件,并为机械辅助入园提供条件……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实现成熟期柑橘果实亮度增加、糖度提高。”现场,市农科院林果所所长、市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叶正文研究员向大家介绍新技术的特点。(如图)

  如此多的新技术用在眼前这片橘林里,种植成本势必会提高。“就拿反光膜来说,一亩地要花四千多元、使用期则最多只有三年。”记者发现,面对高昂的种植成本,前小桔创意农场负责人黄桂利是有底气的。“以前的柑橘5毛钱一斤有时也没人买,现在我们这片林子里的柑橘可以卖到8元到20元一斤,这是通过技术培育等途径提高橘子品质和附加值的结果。”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地区柑橘品种以温州蜜柑中的“宫川”、“兴津”和“尾张”为主,果实上市期集中在10月和11月,以往销售单价较低,效益不高。近两年,在各级政府和科技单位的支持下,部分柑橘龙头企业率先进行品种结构和种植模式的调整,加强品牌打造力度,使地产柑橘逐渐在上海市场有了一席之地,柑橘产业回暖趋势初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头条
   第A04版:观点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农事
   第A07版:关注
   第A08版:新农村
   第B01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B02版:信息
   第B03版:热点
   第B04版:改革
   第B05版:市场
   第B06版:生活
   第B07版:种业
   第B08版:国际
质检选手技能比武 筑起农产品“安全保护墙”
闵行大米谁家优市民专家齐品评
上海柑橘种植技术革新成果显现
松江区水稻繁种田 收储任务圆满完成
崇明向化镇完成 秋季畜禽防疫工作
上海玉米种源出口实现零突破
东方城乡报农事A06上海柑橘种植技术革新成果显现 2017-11-28 2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