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正清
本报讯 记者从日前举行的浦东新区促进农民增收2011年度工作总结暨2012年一季度工作例会获悉,浦东新区2011年促进农民增收政策显露绩效,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加快,根据初步统计,预计2011年浦东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达到12.8-13%。
据了解,2011年浦东新区农民增收系列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浦东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而政策组合和叠加效应,使浦东农民收入增长幅度明显加快。“田头”政策,通过实行土地承包流转指导价和给予流转土地补贴政策,可享受流转补贴的流转总面积达98426亩,涉及流出方农户56688户,已发放土地流转补贴4300万元。“龙头”政策,通过对吸纳本区农业户籍就业年龄段的农民就业、并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镇保)的区涉农企业给予每人每年6500元的补贴,共涉及17个镇、189家企业,用工1175人,补贴月数12478个,补贴和奖励金额达903.96万元,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拳头”政策———农产品产销对接补贴政策,对开设专卖店、专柜等给予2万-10万元之内的资金补贴外,还对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技术宣传推广、农产品认证等进行政策补贴,仅春节前就发放补贴资金约1000万元。而“村头”政策,则对全区经济薄弱村实行差别扶持政策,全年发放专项资金补贴达3.45亿元,受益村达386个。“人头”政策的实施,全年共发放直补资金达2.32亿元,有近20万务农农民享受“人头”补贴……
新区促进农民增收系列导向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还得到全区各镇的积极“回应”。许多镇结合本镇实际,在全面落实新区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促进本镇农民增收的相关配套政策,以进一步加大促进农民增收的工作成效。如合庆镇以开展“村企结对”活动为载体,出台了务农农民直补、土地流转、土地可控管理、村庄改造、就业补贴等6项配套政策,每年投入配套资金达1000万元;祝桥镇根据自身特点和财力状况,出台了农民直补、土地流转、用工补贴、农产品品牌和营销体系及农业组织化体系建设等导向性配套政策,共涉及15个村、243个组、16793名农民;又如泥城镇每年投入配套资金400万元,并下拨40万元增收办运行经费,农民年均增幅达14.5%;此外,川沙新镇、惠南镇、曹路镇、航头镇、高东镇、宣桥镇、六灶镇、万祥镇等都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
据悉,2012年浦东还将在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优化生产平台,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搭建就业平台,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建立投资平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切实保障浦东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上,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浦东农民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