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控旺剂最佳使用时期是玉米6~10叶期,即玉米“尺把高”至玉米“膝盖高”,这个时期是玉米的拔节初期,喷打后可使玉米茎增粗,节间缩短,穗位高度降低,“霸王根”层数、条数增加,既可有效防止玉米倒伏,又可促进营养物质向穗部运转,减少空棵、秃尖。
玉米不足6叶期使用控旺剂,由于控制过早,造成玉米身秆不旺、茎秆过低,所以推荐在6叶期以后施用。
玉米控旺用药:
30%胺鲜酯·乙烯利,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化控剂,在玉米6~10叶,亩用25毫升兑水20~30公斤(背负式喷雾器),均匀施于玉米顶部叶片,不可全株喷施。
乙烯利作为玉米控旺剂,玉米6~10叶,用40%乙烯利水剂25毫升,喷雾处理,能明显矮化玉米植株,增产显著。
缩节胺:商品名称助壮素;壮棉素;甲呱嗡。化学名称:1,1—二甲基哌啶氯化物。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25%缩节胺(助壮素)20—30毫升,兑水40公斤喷施。缩节胺能抑制农作物细胞伸长、缩节矮壮、控制旺长、增加开花坐果、增产效果明显。
矮壮素:化学名称氯化-2-氯乙基三甲铵。每亩用50%矮壮素30克,兑水30公斤喷玉米植株顶部叶片。矮壮素能使植株的间节缩短、矮壮并抗倒伏,促进叶片颜色加深、光合作用加强,提高植株的坐果率、抗旱性和抗盐碱的能力。矮壮素容易产生药害,不可随意增大浓度。
多效唑、烯效唑:这类调节剂的作用机理是抑制内源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同时提高植物体内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内源生长素水平。它能明显减弱植株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滋生,矮化植株。用15%多效唑50~60克,兑水60~100斤混匀喷施。
据《农资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