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色彩的追梦人

  □倪辉祥

  诞生于浦东东南这方风水宝地上的惠南文学社,也许是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得天独厚之缘故吧?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竟然成了众多文学追梦人得以圆梦、得以腾飞的平台。这其中自然而然有着姚社长这位“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快枪手”的引领与榜样的表率作用,有着陈志强这位“笔耕劳模”甘愿担当声名外扬“吹鼓手”的功不可没,也有着全体文学社成员的争先恐后的奋发图强。除此之外,以我这些年有幸应邀参与了文学社活动的切身体验来衡量,另一位不仅自己勤于耕耘着的、又默默地为大家无私奉献着的唐根华,显然是一位会让人情不自禁肃然起敬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在不少人的心目中,唐根华老师是一个头戴着多顶光灿灿“桂冠”的文学追梦人。

  一般来说,大多数有着文学情愫的追梦者,都是单色斑的,总是心无旁骛地在各自擅长的文学样式上锲而不舍,力图创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而唐根华却是一位多方位、多色彩的文学追梦人:一方面,他努力地在自己既喜欢又擅长的报告文学领域三十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热爱家乡颂唱闪亮人物的作品数不胜数,为大家津津乐道;另一方面,他不厌其烦地为众多的文学爱好者甘作嫁衣裳,想方设法地为他们策划出书,圆上梦寐以求的出书愿望,迄今为止,受益者恐怕已是不计其数;再方面,他还极其热心地组织着各类文学活动,意欲使文学追梦者的创作水准在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中得以提高,意欲使走进社区村居的文学传播起到潜移默化的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凡是认真读过唐根华报告文学作品的人,不难发现在唐根华洋洋洒洒的报告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他自成一体的特点。当然,报告文学作品是不同于小说作品的:报告文学作品讲究的是真人真事的再现,即使是要进行适当的修饰艺术加工,也必须是要遵循“不违反真实”这条原则的,讲究的是“生活的真实”;而小说创作,注重的是符合生活的再创作,是允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来选择细节进行虚构的,讲究的是“艺术的真实”。两者的区别在于:写报告文学是不能随心所欲的,而小说则是依据情节展开、人物塑造的需要,是可以有节制的随心所欲的。两种文体的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报告文学作品似乎更难写。因为要把报告文学作品中的人,写得给人毫无虚假感地栩栩如生,假如对所写人物熟透得不能再熟悉,假如对所写人物不倾注进书写者炽热的真情实感,那么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显然是干巴枯躁死气沉沉的,显然是引不出读者的共鸣声的。唐根华的许多篇报告文学作品,则是几乎都呈现出了他自成一体的特点:比如乡土气息浓厚,选择的场景,都会让人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比如选择的人物,很多是在各自的领域里很有代表性又是作者充满着崇敬之意的,所以很容易融进作者的深情厚谊;又比如,报告文学作品要想具有出其不意的感染力,也必须要有抓得住人心的故事情节,在他的作品中,既生动而又曲折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至于唐根华热心于“杂务”,则是充分体现了他的追梦心愿: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故而,多年以来,他不仅自己如痴如醉地追圆着从小就编织着的文学梦,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着众多的追梦人圆上他们望断眼线的文学梦。这难道不是一个多色彩追梦人的一种特殊的崇高境界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吉祥来临
下麦钓
秋雨
多色彩的追梦人
老歌
东方城乡报写作08多色彩的追梦人 2020-10-16 2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